2020-04-10近期,監管部門收到反映,一些個人或社會團體以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平臺、短信等方式發布“可辦理全額退保”信息,以慫恿、誘導等手段讓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并以此收取消費者高額手續費,主要涉及傳統壽險、健康險等人身保險產品。此類行為不僅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而且最終損害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特提醒消費者...
關于防范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期實施詐騙造成資金賬戶受損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20-02-01近期,一些銀行保險機構收到投訴反映,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發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侵害消費者利益。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注重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和金融資產安全,注意銀行卡使用安全,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詐騙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退改簽”電信詐騙中竊取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轉走卡內余額。近期,有不法分子首先利用非法手段獲取...
關于以養老服務名義非法集資、欺詐銷售“保健品”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9-12-03近期,一些養老服務機構、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名義,承諾高額回報,以向老年人收取會員費、床位費,欺詐銷售“保健品”等手段,實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此類活動不同于正常養老服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一、高額返利無法實現。返利資金主要來源于老年人繳納的費用,屬于拆東墻補西墻。多數養老服務機構、...
2019-09-05非法集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及刑事法律,致使集資參與人蒙受嚴重損失,需要全社會增強風險意識、攜手防范抵制。在此提醒廣大群眾,警惕以下十種情形: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
“惡意投訴全額退保代理”行為 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查看詳情
2019-08-05近期,有社會人員通過社交平臺、網購平臺、電話短信等渠道,頻頻向保險消費者發布“可在全國任意地區的任意保險公司辦理任何險種的全額退保業務,100%退保成功,安全快速”虛假信息,打著“專業保險維權”的名義,煽動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開展保險“惡意投訴全額退保代理&rdq...
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9-07-25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征:一、網絡化、...
2019-07-02近期,一些第三方平臺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以“購物返本”“消費等于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為噱頭,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消費者、商家投入資金。此類“消費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銷活動,存...
2019-07-02 據有關媒體報道,近期,一些人打著“新型農業”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嚴重侵害群眾合法財產權益,擾亂經濟金融秩序。該類違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捏造“新型農業”概念。不法分子假借“鄉村振興政策”,以“共享農業”為噱頭,借助互聯網欺...
2019-01-09近期,部分營銷人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虛假營銷信息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在此,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謹防誤導宣傳。1.準確識別慣用誤導手法。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的誤導信息主要有:饑餓營銷類:宣傳保險產品即將停售或限時銷售,如使用“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等用語。夸大收益類:...
關于防范“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銷售誤導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8-07-27近期部分保險營銷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大學入學要求考生有保障型保險交費記錄”、“保險慢慢走向強制型”等不實信息。針對此類情況,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此類銷售誤導行為。在我國,學生購買商業保險沒有此類強制性要求,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是誤導宣傳。對于部分保險營銷員所發布的上述不實信息,請廣...